擁抱那需要愛的自己

面對重要他人無法滿足自己被重視與愛的渴望,
人常常陷入一種難受的感覺,
不只是心理,甚至生理都會覺得五臟六腑不對勁,
如果長期處在一種失望中,大抵上因為太痛苦,
如果有能力,當事者應該會選擇切斷關係,
如果沒有能力,當事者應該會在心底切割,
或是找一個扭曲的詮釋,
比方說,我不在乎,或是,
不愛我不影響我愛你,我會無底線盡力討好你……


這樣的糾結,不只出現在愛情中,親情、友情都是,

就像母嬰關係一樣,
是逃避、焦慮還是混亂(捲入型)

這似乎無關理智,
而是一種安全感的需要,
人會渴望平靜,不喜歡變化帶來的衝擊,
但所有關係的本質都是變動的,
我們不喜歡痛苦,卻終其一生逃避不了困難。

如果健康地處理失落,
可能必須先承認自己將幸福與穩定外求,
以前的我,認為這是一種「不獨立」,無法自己面對困難,心性脆弱又情感豐富,
讀了一些關係的書,或是理解文化差異後,
現在的我,反而擁抱我們集體文化的特色,因為痛苦在群體中得以分散,
即便是八卦,不也是一種關切,我對你有興趣,所以想知道你的生活,
對於你發生的壞事,我幸災樂禍或落井下石,不正凸顯我在意你這個人,
你的感受會牽連影響我的感受,即便這並不是健康的互動或心態,
但人最基本的本能需求是被看見,在集體文化的社會裡,這一點確實滿足,
會讓你很煩躁,但不至於是躲在房間疏離孤立,以至於自殺。

人多數是很害怕孤單的,
特別是孤單久了,有過被陪伴的溫暖,
似乎更難回到一個人的生活,
人需要集體,但又不能太密集到身心扭曲,
讓邪惡或憤怒蔓延,以至於欺負弱小,
或是追求刺激來麻痺痛苦,

怎麼心平氣和,穩定住自己,
又怎麼在意關係,卻不至於只有外求,
某方面來說,似乎不可能,我們擺盪得太厲害,
最可能發生的就是切斷感覺,
所以,大概唯有信仰,
一位不變又信實的依靠者,能使我們傾心吐意,
勇敢的傾訴不被滿足的委屈,
然後擁抱那需要愛的自己。

發表留言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

向上 ↑